一件衣服通常是由多片布片縫併而成, 下圖的洋裝, 即由8片布片縫製而成. 該圖是取自COL 3D服裝設計軟體. (3D服裝設計軟體還有 VStitcher , Marvelous Designer)
(圖一: 取自CLO 3D)
有了該款衣物的版片, 接著要有該款所需投產的顏色/尺寸/件數, 取得這些數據, 就能進入排馬克圖的作業, 當然, 不同的尺寸要先對版片進行放縮, 以取得各尺寸的版型(紙型).
排馬克圖就是將版片排列在布寬範圍內, 成衣製造業, 減少原布料的浪費是個很重要的課題, 因為布料費用一般佔原料成本的6~7成. 算出最省布的用碼量是一項專業的技巧.
市面上排馬克圖的相關應用系統有 Optitex CUT PLAN , Gerber AccuPlan.
(圖二: 排馬克圖)
先提成衣打版與排馬克圖, 有利於製衣業產品結構的說明, 製衣業還有那些特殊之處? 這裏引用2篇前輩先進的文章,
製衣業用的系統和其他製造業的有些什麼不同?(一)
製衣業用的系統和其他製造業的有些什麼不同?(二)
製衣業的產品結構為矩陣式, 與一般常見的樹狀結構較為不同, 那麼一般製造業ERP可以用來建立成衣的產品結構嗎? 不考慮時效性, 當然還是建的進去, 只是相當不實用.
接著, 使用一款曾使用的成衣系統, 進行主料配色用量的操作說明, 見(圖三)
1.淺黃底欄位為成衣色, 即該款式共要生產9個顏色的衣服
2.淺藍底欄位為衣服(版片組)的部位, 這裏2個部位, 分別為大身與滾領條, (注意:圖中將部位拆成2組)
3.白底欄位為該色成衣的該部位要使用什麼顏色的"布". 這裏配的是布色
(圖三: 部位配色)
4.將這個款式需要使用的布種挑選進來, 這時有人會問到, 布的顏色呢? 在步驟(3)填入顏色了
(圖四: 挑入布種)
5.將(4)的布種與(2)的部位進行連結並且填入用碼量, 這時就可說明, 為何要將(2)拆成2組, 因為第2組的布種不同. 也就是(圖三)ID06與ID07這2色使用的布種是LS10511-18, 其他顏色使用的布種是LS10507-1
(圖五: 部位用量)
製衣的產品結構分為主料(面料)與副料(輔料), 副料有機會再談.
這套成衣系統的設計有幾點不太理想,
A.布種配色: 我們的思考邏輯通常是這款式會使用到那些布種, 這些布種分配在那些部位, 這些部位是怎樣的配色, 但這套系統並未有很好的連結, 要直接在系統上進行主料配色, 難度較高.
B.用碼量: 一個款式通常是多尺碼, 為了降低損耗, 排馬克圖會有S.M.L一張馬克, XL.XXL另一張馬克, 換言之, 就是S.M.L的用碼量與XL.XXL不同, 但這套系統的用碼量並未區分尺碼.
***2020-03-03修正:此系統是可以拆分尺碼入用碼量的, 未細心測試各項功能, 為此感到抱歉.
因此需計算出總用量後, 再反推單件用量後再輸入系統, 看到問題了嗎? 不是系統算出用量, 而是由人計算出結果反填.
現今的客戶改訂單量已成常態, 當某一尺碼的件數有調整, 系統只修改客戶下單量, 忘了重算平均用量回填, 此時系統的採購量會有出入
為了讓使用者能直接在系統上作業, 將布種配色作業調整為(圖六), 那些布種使用在那些部位, 與colorway對映的布色是什麼, 能較直覺的操作
(圖六)
用碼量也拆分到各個尺碼, 如此應能符合大部份製衣業的需求
(圖七)
作者: 黃士釗 (email: stephen3342@gmail.com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[ 補充資料 ]
成衣輸入需產出成品量, 畫面如下
實際資料如下
以矩陣方式輸入資料, 可有效縮短系統操作時間.
每個Item都有自己的產品結構, 而大部份的產品結構資訊是完全相同, 聽聞有系統採用EBOM複製後再進行各別ITEM的調整, 使用者體驗不如專為製衣業而生的系統
下圖為主料配色用量表, 即為產品的主料結構, 要判別該系統是否符合裁片式成衣製造使用, 只要能將下圖的資料填入, 應已可向下評估
看了裡面幾個畫面,感覺有很多地方設計不好.只是我個人片面觀點啦.
方便給些意見嗎? 很難遇見能討論的人
有必要, 我會提供更多的資料給您參考
ERP很深奧,我個人覺得,網路上討論,因為互動性不夠即時,很容易
不夠聚焦,導致不能有效的溝通.
不如約個時間,當面向您請教討論.
我工作地點在新北市樹林火車站附近, 不知您所在地靠近那裡?
在北市,等過段時間,疫情緩和後,再與您約時間請教.
距離不遠, 有機會見面, 感謝!!